您的位置: 首页 > 虫害百科

什么是蜱虫?蜱虫有什么危害?

浏览量: 发布时间:2024-06-26

蜱虫,寄螨目蜱总科的暂时性寄生虫,全世界约有800种,中国约有110种。蜱虫的体形很小,一般在2-10毫米之间;虫体从背部看分为颚体和躯体两个部分;颚体也称假头,位于躯体前端;躯体呈袋状,多褐色,覆盖有盾板;雄蜱的盾板几乎覆盖着整个背面,雌蜱仅占体背前部的一部分。
一、蜱虫是什么?

蜱又叫壁虱,俗称草扒子、狗鳖、草别子、牛虱、草蜱虫,有软蜱和硬蜱两大类型,都是吸血动物,可以侵袭人体进行吸血,硬蜱多在白天侵袭宿主,吸血时间较长, 一般需要数天;软蜱多在夜间侵袭宿主,吸血时间较短,一般只需要数分钟到1小时。

蜱虫大多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、植物上,或者是寄宿在牲畜、动物的皮毛间,是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,这也就意味着,人类和一般的动物都会成为蜱虫的寄生目标,蜱虫也很有可能在动物身上寄生一段时间后再转移到人类身上,这其中蕴藏的风险可想而知。

蜱虫对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选择性,一般会选择寄生在皮肤较薄、不易被搔动的部位,比如:动物或人的颈部、耳后、腋窝、大腿内侧、阴部和腹股沟等。
二、蜱虫的危害有哪些?

1、直接危害

①损伤皮肤:蜱虫寄生在动物体表时,首先会直接损伤皮肤,使宿主皮肤产生水肿、出血、急性炎性等反应,患病动物常常表现出痛痒、烦躁不安,经常摩擦、抓挠或啃咬皮肤,继而导致寄生部位局部出血、水肿、发炎、角质增生,或者继发伤口蛆病。

②营养不良:蜱虫是吸血为生的动物,大量寄生时可以引起动物贫血、消瘦、发育不良等症状。

③神经毒素:有的蜱虫在吸血过程中能分泌麻痹神经的毒素,继而引起宿主瘫痪。

蜱的唾腺分泌毒素,轻则使动物厌食、体重减轻、代谢障碍;重则抑制肌神经乙酰胆碱的释放,造成运动神经传导障碍,引起急性上行性肌萎缩性麻痹,导致“蜱瘫痪”。

一般情况下不适症状会迅速加重,麻痹的范围逐渐扩大呈上行性发展,患病畜前肢或后肢不能活动、不能站立,但麻痹部位对刺激仍有反应,这种瘫痪和缺钙引起的瘫痪不同,补充钙制剂以后没有治疗效果,只有在去除蜱虫以后才能慢慢恢复。

通常蜱叮咬动物体5~7天后就会开始出现不安、轻度震颤、步态不稳、无力和跛行。

2、传播疾病

蜱虫是吸血动物,一旦它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,再转移宿主去叮咬人,这时候病原体就很可能随之进入人体,然后引发疾病。

目前已知的蜱虫可能传播的疾病有:森林脑炎、新疆出血热、蜱媒回归热、莱姆病、北亚蜱传立克次体病、细菌性疾病、无形体病等急性传染病。
三、蜱虫如何预防?

1、关注宠物卫生:

带宠物犬散步或者放养动物,回来时应检查动物的体表有无蜱虫,不要将蜱虫带回来;如果发现动物体表有蜱寄生,应及时进行杀虫,并且在短期内减少与动物的接触,避免被蜱虫叮咬;养宠物应定期对宠物驱杀体内外寄生虫,经常给宠物泡澡消毒防虫,而且还要注意少与宠物有亲密接触,防止交叉传染。

2、定期杀虫:

搞好环境卫生,定期清除杂草并进行灭鼠、堵塞鼠洞,在鼠洞附近喷洒化学杀虫剂,如果生活在蜱虫较多的地区,可以在蜱虫喜欢的栖息地区用生物农药喷洒地面,这类农药持效期长,对人畜无害,可以放心使用。

3、个人防护:

工作人员进入有蜱虫的地区要扎紧衣裤口,戴防护帽,外露皮肤涂布驱避剂,离开时进行检查,勿将蜱虫带出疫区。


image.png

关于 动态 虫害百科 行业资讯 教育 企业评定 入会指南 消杀技术 经营PCO成功七大系统 药械商城

主办:广东省有害生物工程研究院
广东省有害生物工程研究院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任何图文或建立镜像
客服邮箱:249776109@qq.com
Copyright ©2022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南庄大道38号B区B3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