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夏季高温、高湿是草坪的生长旺盛期,也是草坪虫害的高发期,草坪虫害的防治要及早采取措施。草坪虫害包括食叶害虫和地下害虫,主要通过取食草坪的根、茎、叶及幼苗进行危害,一旦危害严重,会影响草坪生长发育,甚至出现草坪斑秃枯死现象,影响景观效果。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夏季草坪常见的虫害及防治方法。
一、食叶害虫
1.斜纹夜蛾。一年发生4-5代,危害盛发期是7-9月。成虫昼伏夜出,白天在叶背面或土壤中,傍晚至第二天清晨活动,取食叶片。初孵幼虫具有聚集性,是防治的关键时期。主要危害黑麦草、早熟禾、剪股颖、结缕草、高羊茅等草坪。
2.淡剑夜蛾。一年发生4-5代,危害期是5-10月。幼虫啃食草坪叶片,为暴食性害虫,阴雨天昼夜咬食危害。轻者造成草坪发黄,严重时会造成草坪斑秃,甚至整片死亡。主要危害早熟禾、高羊茅、黑麦草等禾本科冷季型草坪。
3.粘虫。一年发生6-8代。危害期是5-10月,其中7-8月为危害盛期。幼虫啃食草坪叶片,咬断根茎,造成草坪大面积死亡。具有暴发性、隐蔽性和迁移性,危害多种禾本科草坪。
4.草地螟。一年发生2-4代,6-9月是虫害盛发期。幼虫取食草坪叶片,可昼夜取食,将叶片吃成缺刻、孔洞,残存叶脉,甚至光秃。属暴发性杂食害虫,可危害多种草坪。
二、地下害虫
1.蛴螬。是各种金龟子幼虫的总称,俗称“土蚕”。一般一至两年发生1代。每年 4 月开始活动, 6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蛴螬对草坪造成危害的高峰期,尤其是阴雨天气危害较重。幼虫在地下活动,喜食刚播种的种子、根、块茎以及幼苗,是草坪、地被、花卉等苗木的主要害虫。
2.蝼蛄。俗称“土狗子”,一至两年发生1代,每年 4 月开始活动,春秋两季是危害高峰期。昼伏夜出,多在表土层或地下活动,特别是在高温、高湿、闷热、雨后的夜晚活动最频繁。以成虫和若虫在土壤中开掘隧道,咬食幼苗根和茎,使苗根与土壤分离,造成严重缺苗断垄,甚至枯死。食性杂,危害多种园林植物。
3. 地老虎。俗称“切根虫”,一年发生3~4代,幼虫危害期分别为5月、8-10月。昼伏夜出,幼虫先群集取食,长大后分散取食,切断幼苗近地面的茎部使整株死亡,造成草坪斑秃,甚至成片死亡。是草坪、地被、花卉等苗木的主要害虫。
三、防治方法
1.食叶害虫防治。①结合园林管理措施,人工摘除卵块和初孵幼虫危害的叶片,可降低虫口密度。②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和趋化性,用黑光灯、糖醋液等诱杀成虫。③在幼虫危害期,用80%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25%灭幼脲3号1500倍液等药剂进行喷雾(注意:喷药宜在午后及傍晚进行)。
2.地下害虫防治。①幼虫期可用40%毒死蜱或50%辛硫磷颗粒剂,每亩2-2.5Kg喷洒植株周围的土壤或打洞淋灌地下土壤。②成虫盛发期可喷洒90%敌百虫800倍液或75%辛硫磷1000-1500倍液等药剂进行毒杀。